KAH Design
淡路夢舞台|置身建築與自然的對話之間

KAH Design 2025 Company Trip
2025 共生旅行小記 — 兵庫縣淡路島
1990 年代,原是一片自然綠意的淡路島,因關西國際機場的填海造陸計畫,大量開採後成為一片黃土;1995 年,阪神淡路大地震再度重創此地,使這片土地同時背負人為與自然的雙重傷痕。為了讓荒蕪之地重獲新生,兵庫縣政府決定在此舉辦「2000 年國際園藝博覽會」,並興建能長期使用的設施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安藤忠雄受邀參與設計。
「土地被破壞過一次,就像留下了一道傷疤。建築不能假裝什麼都沒發生,而是要誠實地回應,並且讓人們能在這裡重新感受到自然。」秉持這樣的理念,安藤忠雄以「如何在一片被挖空、傷痕累累的土地上,重新種下希望」為使命,不掩蓋過去的傷痕,而是透過混凝土、光、風與植物,讓這片土地蛻變為一個承載自然、文化與療癒的公共舞台。
﹋
穿梭於清水模混凝土之間,純粹的建築型態除去多餘的色彩與裝飾,讓人更專注於場域之中,流動的光影、海洋與泥土的氣味、略為濕黏的風、海岸線與藍天綠樹交融。透過空間動線引導,建構出不同的五感體驗,讓每位到訪的觀者,都能在淡路夢舞台上,展開一段獨一無二,與自然和空間之間的對話。
﹋
橢圓廣場
橢圓形階梯式廣場,宛如露天劇場,可作為表演、聚會、活動的場域。牆面上的日晷隨光影變化,開放的造型與曲線設計,更凸顯出公共性與互動性,呼應「夢舞台」作為交流之地的精神。
﹋
百段苑
由100個方形花壇階梯式排列而成,從山坡地一路向上展開。依季節栽植各式花卉,遠看如色彩拼布,象徵生命的延續與土地的重生,在高低的行走中體驗大地呼吸的節奏。
﹋
展望台
位於園區高處,錯落的階梯交疊向上,延展出舞台般的空間,從高處俯瞰,眺望大阪灣與淡路島的廣闊景觀,讓人更真實的感受人與自然的尺度對比。
﹋
海之教會
臨海而建的禮拜堂,以簡潔的幾何構成與水平線設計,將視線直接引向大海。自然光線穿透頂部混凝土之間的十字形簍空輕輕灑落,陽光、海風、潮聲成為禮拜堂的一部分,使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。
﹋